(知識縱橫)巨噬細胞從死亡細菌中獲取營養效率更高 羅毓
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關鍵細胞,通過吞噬並破壞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及受損細胞,在機體內扮演「清道夫」的角色。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巨噬細胞可以將被吞噬的細菌直接轉化為自身代謝所需的營養來源,而且從死亡細菌中提取營養的效率高於活菌。
該研究項目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等機構合作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研究人員認為,該研究成果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及研發新型疫苗或抗生素開拓了新思路。
此前研究顯示,巨噬細胞等一些吞噬細胞能夠從它們消化的死亡細胞中提取營養,但不清楚這種特性是否只針對機體自身的細胞,還是也可以從被吞噬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中提取營養。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近期在官網發佈公報說,研究團隊將巨噬細胞分別置於不同環境中進行比較:活細菌環境、死亡細菌環境以及可激活巨噬細胞的細菌細胞膜環境,隨後觀察其代謝情況。
結果發現,巨噬細胞在吞噬了整個(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細菌後,代謝活動和僅接受細菌細胞膜成分刺激時有所不同,「似乎能將細菌當作營養來源」。此外,相比活菌,死亡細菌可為巨噬細胞提供更高效的營養獲取。這種差異可能使巨噬細胞在被細菌感染的組織中獲得生存優勢。
研究還認為,這種對營養的差異化利用與巨噬細胞內部的一種調控機制有關:當吞噬活菌時,該機制會限制巨噬細胞從活菌中獲取營養。這種保護機制能防止巨噬細胞吞噬來自致病微生物的潛在危險成分,或者通過限制對某些可能強化炎症反應的營養物質的獲取,來調控機體對感染的炎症反應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