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建升降機問題 舒蕊
讀報知悉:政府擬在快艇頭里建升降機,連接永福圍與花王堂街。
這兩條街道屬於歷史城區,從下面街道撐石級或斜坡走上去,花腳骨力,若建成,惠及居民及遊客。
本澳的舊城區,不少是斜坡路。就以司打口附近的三層樓斜巷來說,該巷由下面安仿西街前往紅窗門街上崗頂、三巴仔橫街去聖約瑟修道院等,是一條捷徑。
斜巷上面是亞堅奴前地,若建造升降機,居住這一帶的老居民,上落更方便了;也可引導遊客落司打口一帶!
又如東方斜巷,可否也建一條上崗頂的電動扶梯?
當然,澳門的高低地區許多,要建造升降機或電動扶梯,相信可列長長的名單。但這些都是惠民設施,特別小城進入老齡化社會,為長者及不良於行人士打造友善的步行系統,值得有關部門考慮。
最後又要做「黑白天鵝」──「哦」一下那些葡國石仔路。東北大馬路正在興建空中走廊,靠保利達的黑沙環公園探坑工程展開,鋪了石仔的行人道被掘開一小段,那天見到工人正在重鋪石仔。我心想,如果是其他地磚,就無需把石仔逐粒捶打下去這般麻煩!
之後在公園那邊的巴士站,有人下車後拖着行李走在石仔路上,發出刺耳的聲音......
這裏不是歷史城區,為何要鋪這種雨天濕滑、重物拖行製造噪音的石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