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九公園憶故人  圖文/雨雪

 那天清晨,我前往盧廉若公園公園閑逛,老居民稱它為盧九公園,其設計是模仿杭州的園林景色建造,假山石專程由杭州運來裝飾公園。

 當天但見春天綻放的玉蘭花,在初夏仍未凋謝,很神奇!氣候改變了?它像迎接我再入園內遊覽的見面禮。

 園中河塘邊的的石磚主樓是民國的建築物,樓房後面有湖水圍繞流至荷塘,盛夏荷花爭相吐豔,應是舊澳門八景之一。

 而圍外的培正學校,據「澳門文化遺產」網址介紹,「現時澳門培正中學的行政樓,昔日便是盧家的私邸,娛園的主建築。建築採用折衷主義風格,外立面的設計受到歐洲古典建築的影響,大樓室內裝飾豐富,兼具中式和西式建築的裝飾元素。」

 上世紀七十年代,盧九公園被澳葡政府收購,開放給市民與遊客參觀,收費壹元。

 父親曾帶著我們一家人入園內遊覽,特別記得當時園內的菊花,是中國南方過春節最當時得令的品種,立菊是新發明的名稱,大小不一,花朵由上向下盛放,品種多樣化,蟹爪菊最出名。

 之後多次的菊展,盧九公園是最佳地方,民初建築,園林景色,假山石有秩序的高底錯落,菊花位置擺設得體,令盧九公園成為東南亞遊客必到的景點。

 八十年代開始取消門票後,年青的我和中學同學多次在盧九公園留下倩影。

 春節菊展後來遷移到南灣工人球場(新葡京位置),但不及盧九公園的中國園林水榭佈局。

 及後有女友在盧九公園工作,我就常到那裏散步;澳門回歸祖國前夕,同她一起在園裏學跳扇舞慶回歸。

 回想起已是二十六年前的往事了,女友已離開了我們一班好朋友,在極樂世界做運動、玩扇舞。

 晨運友依然在公園做早課,我已少到盧九公園。再進入公園,想起好友,正是:故友不知何處在,公園依舊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