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人生就像一隻旅行箱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那些睡牛棚的人,也都是有身分、地位的,如果當時他們不能「放得下」,今日又如何能「提得起」呢?

功名富貴人人追求,能夠得到也並不是不好;但如果因緣不具而失去,也要能放得下。

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無、能高能低,如果因為一句話、一件事就放不下,甚至為一個人而放不下,又如何承擔更大的責任呢?

有一次,一個婆羅門外道帶了兩個花瓶去見佛陀。佛陀一見到他,就叫他「放下」,婆羅門依言放下手中的花瓶。過後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又放下另一個花瓶。佛陀繼續說:「放下!」婆羅門不解:「我都已經放下了,你還要我放下甚麼呢?」佛陀說:「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是要你將傲慢、驕嗔、嫉妒、怨恨等不善的念頭與不好的情緒都放下。」

長樂先生:其實人有煩惱,特別是「掌門人」,高處不勝寒。很多時候,要是不自己緩解壓力,就真的把自己逼到絕路了。怎麼解脫自己呢?我的觀點是:人不應該成為工作的奴隸,而應該成為工作的主人,一旦你當了工作的主人,就能排除煩惱。

 我最推崇的是把工作當作一種享受。愛因斯坦一生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傑出的貢獻,但即便如此,他在六十多歲以後每天還堅持工作十四小時以上。曾經有人問他:你每天工作那麼多時間,不感到辛苦嗎?他回答說:「辛苦?我從來沒有覺得辛苦,我認為工作是一種享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