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碰)茫然 邱文
為着加深了解計劃出遊的地方,從網上平台搜尋各種資訊,一個個「攻略」展現眼前,從出行、落地,怎樣接駁交通工具、住宿,到景點打卡和吃喝玩樂,可以說一目了然,確實大大增加了對該地方的了解。
可是,漸漸地,從「熟悉」「攻略」到心中了然,總感到有一些「不對勁」又說不出所以焉來,明明白白擺在眼前的地方,透過影片、圖片、文字交織起來當地概況,何以,又似在過去的思維中反有「陌生感」。
而且,這不是個別地方呈現出來的疏離感覺,當一大堆攻略實用地拉近自己對當地的認知以後,便有某些欠缺之處,難以言喻。忽地,一個陳年記憶飄上心頭,原來,是當今這些攻略,莫不建基於旅遊出行的消費、玩樂性價比,且企圖以簡單的打卡、圖像和文字,在短短幾分鐘內「實現」一個旅程的物質價值,以為可以憑此轉換成主體精神世界的泉源。
想想,這種出遊方式方興未艾,說是個性化、主體沉浸性遊歷,又或透過客製化來滿足人們「到此一遊」意欲,當親臨其境,打過卡以後,便告一段落,最終成為生命中曾經有過的「到此一遊」影像,再難以深度展現個人與該地方的深度聯繫,又或在精神世界,當地是個人生命中重要一環,以至啟動精神思考的「引擎」。
時代變遷,今天旅遊的打卡、特種兵模式,帶動了人流、經濟互聯互通,只是,不知不覺中,成就了經濟、資本擴張來展現出遊價值。
可是,對個人而言,能否透過當地文化民俗民風激發人與文化的聯繫,人在天地間,處身一個地方所能感悟的點滴?欠缺了這些,出遊怎樣有好攻略,物有所值的消費旅遊體驗,其實,也只能不知不覺中掉入行屍走肉的循環。也許,這正是旅遊攻略對文化閹割後的缺失,令自己有份茫然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