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七月五日,中山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中山B保)迎來封關運作十五周年。十五年來,中山B保進出區總貨值超四千二百億元,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顯著效益。中山B保已進駐物流企業十一家,服務進出口企業達八千多家,服務範圍已延伸至珠三角周邊城市及江蘇、湖南等多個省份,是中山市乃至珠江西岸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和物流樞紐。
紅利釋放,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十五年間,中山海關全力護航中山B保從珠江西岸首個B型保稅物流中心起步探索,逐步開展保稅「一日遊」、供應鏈管理庫存、國際貿易及國際中轉、國際分銷配送、簡單加工增值服務、進口酒類食品保稅展示展銷、市場採購、跨境電商等業務,「分送集報」「兩步申報」「跨境一鎖」「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展示交易」、加工貿易業務手續便利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惠企政策,如春芽破土般次第萌發,有效促進生產要素便捷高效流轉。
「二零一一年,我們喝到了中山B保『分送集報』政策的『頭啖湯』,十幾年來享惠不斷,已為客戶節省了報關、物流等費用數千萬元。」中山市海創物流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王丹鳳回憶道。
橋通兩岸,區位優勢鑄就融合發展新引擎
中山B保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民眾街道,毗鄰京珠高速公路與新龍快速幹線,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中山B保的區位優勢進一步突顯,對深圳、香港等周邊城市企業吸引力大大提升,如戴爾、卡西歐、優衣庫等上游供應鏈企業紛紛將保稅倉儲業務委託給中山B保的物流企業,永祐供應鏈管理(中山)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智慧賦能,創新驅動監管服務效能再提升
經過多年建設,中山B保早已形成「全封閉圍網隔離+無死角視頻監控+智慧卡口+電子物流帳冊+保稅核查」的物流監管體系,資訊化、智慧化管理水準大大提高。在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中山海關持續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以科技創新賦能監管服務升級,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中山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深中通道通車的「大橋經濟」背景下、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以及「十五五」規劃謀篇的新起點上,面對新挑戰新機遇,中山海關將堅定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以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積極助力中山B保煥發新活力,為促進中山外貿穩量提質貢獻海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