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街坊總會南區辦事處主任曾家樺表示,公共交通與市民出行、旅遊業乃至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整體形象密切相關,希望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循依《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0二一-二0三0)》預測,採取完善輕軌網絡、提升公交質素、推進智慧交通網絡等措施,盡力創造及提供與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相匹配的公交服務。
曾家樺表示,根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0二一-二0三0)》預測,到二0三0年全澳日均出行總量將達三百零二萬人次,較二0一九年增長百分之十六點六。並且,當下澳門正處於城市發展與區域融合的關鍵時期,尤其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澳門交通系統及服務質素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此,亟需對現有交通規劃進行階段性檢視和動態調整。
他提出三大方面的建議。
一、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建設。
輕軌系統作為澳門交通骨幹網絡,其建設進度和服務質量直接影響整體交通
效能。當前應重點推進四項工作:首先是加快啓動輕軌西線(媽閣-內港-青茂)前期研究,借鑒東線盾構技術經驗,減少施工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其次是將西線建設與海岸防洪工程及景觀休閒功能相結合,打造多功能交通綜合體;其三是澳門交通發展必須區域一體化,建議加快橫琴與澳門半島硬件通道建設,促進兩地經濟發展和人才互通;再次是優化"澳車北上"配套服務,完善跨境車輛管理政策。
二、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質量。
針對當前輕軌系統存在的運營穩定性問題,建議從三個層面進行改善:建立快速應急響應機制,將故障修復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以內;優化電力系統冗餘設計,確保颱風等極端天氣後兩小時內恢復運營;推動電子平台整合輕軌與巴士支付系統,實施免費轉乘政策,以及統一報站app,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
三、推進多元交通智慧體系。
智慧化轉型是提升交通管理效能的關鍵。建議重點推進交通信號燈智能配時系統建設;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平台,整合輕軌、巴士、的士等實時運行數據,實現動態調度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