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謂之邏輯  酪梨

 筆者當了十多年的客戶服務員,多年來在前線服務每一名到店的客戶,我會儘量去記著熟客的名字,但有些客戶是首次光顧,要打招呼我們則會說先生你好或女士早安。我覺得人類有著很奇妙的洞察能力,就是我們可以靠感覺去判斷面前的陌生人究竟是男性或女性。

 此話何解?雖然大部分男士都是短頭髮,女士較多是長頭髮或中等長度髮型,但其實也有不少男性喜歡留長頭髮,甚至蹙起馬尾或綁起丸子頭,也有部分女生喜歡爽朗的造型,特意修剪超短頭髮。有些男生體型比較纖瘦窈窕,如果帶了鴨舌帽,光看背影,甚至未能分別性別;相反也有些女性擁有健美體態,紮實的肌肉令人從背後看上去也未必能即時判斷性別。有些女生喜歡中性的打扮,也有些男生喜歡穿得女性化一點,這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必須給予尊重,只能說如果靠衣著的話,我們有時也很難區分性別。疫情數年,如果來店的客人戴上口罩、又佩戴了帽遮蓋頭髮長度、再加上個人衣著的特色,一剎那間,憑進店短短三秒,我真的很難馬上判斷面前的客戶是男是女,究竟我要說「先生早晨」還是「女士早晨」?

 但只要時間足夠,加上細心觀察的話,即使刻意裝扮男性的女生或比較「甜美」的男生,我們也是能分辨得出來,而當中不是靠衣著髮型或體態,而是靠感覺。明明都是超短爽朗男生頭、正常的五官和衣著,即使她想刻意把自己打扮成男性也好,我們總是能從感覺上判斷出真實性別。不是嗎?大家都可以試想一下。

 每個人總有自己愛打扮的風格和原因,互相尊重就是和諧的社會的首要條件。筆者和兩位寶貝女兒注定是不折不扣的愛美女孩,衣櫃裡幾乎全是裙子,除了制服和校服外,幾乎不會買褲。

 這裡也說一件曾經發生的趣事,那時我帶著寶貝乘坐升降機,有的孩子見到我會主動說阿姨早晨,但是我會寧願他們不對我打招呼(畢竟我不喜歡認老);另一方面,我亦曾試過送了寶貝上學後,自己單獨乘升降機回家時,升降機內的孩子見我拿著沉甸甸的東西,主動問我:「姐姐,你是幾樓的?」那一刻我真的可以高興一整天。

 或許,像筆者這種不折不扣的女生走在街上,在意的稱謂已經不是性別的分別,而是年齡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