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去波爾多原先的規劃,是在酒店附近吃精緻法國餐,誰知道在巴黎才沒三天,已經完全不想再吃。朋友跟我說,法國餐的精髓在醬汁,我只能說我們對醬汁口味的要求確實差異太大,沒辦法喜歡。最終,早上十點花了三小時從巴黎抵達波爾多,第一餐我決定去波爾多的街市吃海鮮,這個決定果然最安全和保險。
波爾多是大城市,從火車站出來,想叫網約車或的士都非常方便,叫車起錶價還比巴黎便宜一歐元。見一大早坐了三個小時,便決定步行到街市去,天氣不熱,走了十來分鐘就到,沿路的人氣不像巴黎旺,沒開或招租的街舖比較多,看起來真不像大城市而像我們中國的二三線城市。
到了街市附近開始就感覺熱鬧起來,見到電燈柱上貼着失蹤少女尋人啟事,路上的人膚色和長相和街市開的店都比較多元化和國際化,多少也說明了這邊的移民也不少。街市賣的東西包括水果蔬菜海鮮、肉和雜物,可謂應有盡有,過了中午時份估計大家都準備收攤,看到買賣倒沒有很多,相反在裏面開的海鮮小餐館卻生意火旺。
我們按推介點了海鮮盤和海鮮湯,後來又追加了生蠔,因為太好吃又太便宜,吃完生冷的蝦、螺和生蠔,喝個海鮮湯暖胃,對於我們廣東人叫中和,我估計西方人對湯的理由並不是這樣。他們做的湯不管是洋蔥湯還是海鮮湯,都讓人相當飽,加上麵包和牛油,基本就是希望你在點貴價吃不飽的海鮮之外,能有甚麼可以填飽肚子。這一點,日本人也是這麽幹。不過現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少像我們家的人,都是屬於不會怕餓只會怕肥。因此都沒有特別會找主食或填肚食物的習慣,菜也是希望給小份等可以多點菜,這點有時也很難和餐廳侍應解釋。
波爾多的物價比巴黎便宜,因為便宜吃得特別快樂,而且味道也很好。要說在法國有哪一餐是特別讓我印象深刻,在菜市場的這頓肯定首先會被寫下來。(歐洲見聞‧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