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雪裏梅花初放 李蕭錕
六根可以清淨,禪者入定後內外皆空是「因」,梅香則為助緣,「因」、「緣」際會,而以離垢得淨收場。
憨山另一首山居詩:
幽巖蘭蕙有餘芳,
習習松風送暗香;
暫借聞熏開性地,
勝傾甘露灌枯腸。
梅香與蘭芳都能淨潔根塵,然此處「暫借聞熏開性地」中的「開性地」才是關捩;禪者暫借松蘭,慢薰細聞其芳其香,目的在開啓禪者的自性與覺性(開性地),暫借不是永貸,否則著境執相,六根生愛染,再次沉淪於苦海深淵。
前詩「忽將鼻孔衝開」之「忽將」是「頓」,後詩「暫借聞薰開性地」的「聞薰」是「漸」,憨山大師的禪法,「頓」、「漸」雙修,二詩著墨非關梅蘭,亦意不在松雪,而是寓禪於詩,藉詩弘法,示視大乘佛教開悟覺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 終極關懷。(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