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井是蒿坪河曾經的一口神奇的大眾水井。
它不屬於任何私人哪一家,也非藏在深宅大院,它就在人來人往的大路邊。
它在炎夏如此之涼,以至於讓我幾十年不忘。
但我現在寫的可能只是存於我大腦中的一個夢境,因為時間太長,我實在記憶不起細節了。
但我覺得好東西不能遺忘。
從蒿坪河下街走出街道,就到了蒿坪河公路橋的南端不遠處。直走跨過公路,下一個比較高的斜坡,下完斜坡,就走到了蒿坪河邊的河堤路上。
河堤路左邊是蒿坪河,右邊是水田。所謂河堤,不過是前人用大石頭砌起的純粹石頭牆體,石頭的縫隙處也沒有勾石灰等三合土,就全靠石頭之間的親絲連縫的緊密結合,來抵禦每年的蒿坪河夏季洪水翻堤,卻每年都安然無恙,大概想證明老的不一定是不行的。
繼續向前走,河道遇到了一排南北向的河堤,幾乎要和走來的東西向的河堤成九十度,原來從複青的山裏流出來一條小溪,要在這裏和蒿坪河匯合。
繼續向東走,有一個農家院子,好像叫做廖家院子。
再往前走,蒿坪河河道邊,有一口水井。這口水井就是蒿坪河遐邇聞名的涼水井。所謂遐邇即遠近,範圍我以為就在蒿坪河集鎮一帶,不會超過太遠,也不會像涼水井附近的老複青鄉一帶的漢調二黃那樣傳遍陝南甚至更遠。
我現在想,就在一條河道邊,水井又不深,為甚麼井裏的水那麼涼,會不會是一股山泉水從地下的一個長長並且狹窄的通道流到這裏?總之,水往低處流,細溪歸河流,我想有這種可能。
涼水井是在河堤的內側還是外側,我記不清楚了。因為到了盛夏,久不下雨時,蒿坪河的河流就乾得收縮到很小的溪流。
涼水井是一眼一米來寬的小井,實在不怎麼起眼,似乎來水是從石縫中咕咕流出的一股清泉,但卻沁涼清澈無比,用手去接水甚至有些涼得滲人。
所以,到了盛夏季節,過路人常在這裏歇腳飲水解渴。涼水井周圍幾里的人,常常要遠走來這裏汲水。或者把涼麵、涼菜在這裏用涼水浸泡,而後拿回家中享用涼拌食品。
在沒有電冰箱的時代,一股清涼的泉水、一眼清澈的涼水井給炎夏的人們總會帶來特別的享受。
幾十年後,有一次我讀到皇帝在夏天也可享受到冰塊製作的相應飲食,原因在於冬季裏,有專人從冰河裏切割出大冰塊,而後運回儲之深窖中,冰塊數月不化,以供皇室夏季享用。
由此可見,普通老百姓雖不能有此種享受,但如涼水井這樣的次於真正的夏季冰塊的享受,也不能不說是一絕,不能不說這是大自然對於在這方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一個恩賜。
涼水井真在我記憶中不多,只是一個大致的印象,或者是遺存的一個夢想。
如果一個地方想搞旅遊,是需要這種老東西的,太新的東西沒經過時間的打磨,人們多不喜歡。
而且,一個地方大眾公認的好東西不多,能夠流傳下來的更少。
好東西原本應該珍惜,即便後來這種好東西有更好的代替,也不能捨棄或者忘記它曾經帶給人們的福祉。
但這只是口頭一說,該走的走了也沒有辦法。
只有用文字記錄下來,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