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離島社諮委冀強化防颱
【專訪】離島區社諮詢委夏俊英認為,宜檢視近期十號風球韋帕襲澳時的防控經驗,提升應急應變能力,持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夏俊英稱,韋帕是自二0一七年八朋間襲擊本澳的第五個十號風球級的熱帶氣旋,所幸在各民防架構成員迅速應變、前線人員堅守崗位及社會各界通力合作下,颱風韋栢襲澳期間並未造成較大破壞。
他指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頻發、廣發、強發、併發的趨勢,應得到常態性重視,即不斷落實和修訂《民防總計劃》,提升應急處變能力。他提出持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三建議。
一是建機制排除安全隱患:整個民防行動期間,民防行動中心在澳門和離島共錄得一百六十三宗事故報告,其中九十八宗為清除有墜下風險的物件如石
屎、簷篷等,當局可考慮建立「風前排查、風後覆檢」的長效機制,推動社會組織及參與查找身邊隱患的活動,全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二是力爭跨海大橋減擁堵:當十號風球回落至八號風球後,西灣大橋下層通道兩側入口處便出現過橋車龍。建議當局盡快進行相關的研判工作,是否因應通行壓力重新釐定過橋車輛條件及通行車輛種類,做好相應的配套支援及應急預案,減少過橋交通壓力,讓居民在颱風下有更多的安全跨區途徑的選擇。
三是擴展訊息覆蓋減誤解:受是次颱風影響,澳珠間陸路口岸一度臨時關閉,當改發八號風球恢復通關服務後,亦有大批人士在口岸等候公共交通工具。此外,有旅客「封橋」期間拖篋過大橋遭截獲,亦令旅客有欠佳的體驗。建議當局宜持續擴大颱風及民防訊息發放的覆蓋範圍,多管道、多語言發佈特定情況下的特別規定及提醒,減少居民、旅客對颱風期間相關措施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