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陳可辛的新作《醬園弄》上下集正在熱映,影片改編自民國四大奇案之一的「醬園弄殺夫案」。這一案件本質上是一起因家暴引發的兇殺案,在當時社會,殺夫本是必判死刑的重罪,然而,由於案件發生在局勢動盪、變革劇烈的戰時上海,「醬園弄殺夫案」不僅在當時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還因時局變化,使得嫌犯詹周氏的命運出現轉折,從死刑改判有期徒刑,最後甚至提早獲釋,她本人在二零零六年以高壽離世。這一真人真事充滿了戲劇性衝突,在女性主義興起以及家暴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依然極具話題性。不過,回顧民國時期,還有另一樁奇案,在當時的影響力或許更勝一籌,那便是「閻瑞生案」,它也早已被改編成電影,故事更為廣傳。
《醬園弄》講述的是女性在長期家暴下的反抗。詹周氏的丈夫詹雲影是個屠夫,不僅經常背着妻子出軌嫖妓、沉迷賭博,還頻繁對詹周氏拳腳相加。長期的身心折磨讓詹周氏忍無可忍,最終在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日清晨,她用菜刀將熟睡中的丈夫砍死,並分屍十六塊。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庭審時,詹周氏當庭控訴丈夫多年來的身體侵害,並出示了三年前某教會醫院出具的肋骨骨折診斷書。但依據當時《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規定,妻子殺害丈夫屬於「惡逆」重罪,量刑遠重於普通殺人案。主審法官陷入兩難:若遵循舊律,詹周氏將被處極刑;可是戰時特殊背景下,公眾對家庭暴力的容忍度降至冰點。五月八日《新聞報》刊發社論《新女性與舊倫理》,直指傳統婚姻制度已不合時宜。更具戲劇性的是,五月十八日汪偽政府突然頒布《修正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將「嚴重破壞家庭倫理」納入重罪範疇,這一時間節點的巧合令人深思。幸運的是,詹周氏最終逃過一死,其經歷也為社會敲響了關注家暴、重視女性權益的警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