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直面內心的不善良  安好

坐高鐵是一種很複雜的體驗,人在其中,無可避免地正視自己的人性弱點。

第一次帶孩子坐高鐵,因為各種突發情況趕不上車,只得臨時改簽,買了站票。有人看孩子辛苦,本來悠然地坐在行李箱上,也特別站起來,騰出位置讓我們打開嬰兒車給孩子坐。我們一邊說着謝謝,一邊手忙腳亂地張羅,孩子見狀也跟着說了幾聲謝謝。

中途有人下車了,據說空出來的座位,可以像巴士那樣讓其他乘客「先到先得」。我身旁的乘客正是其中一位準備下車的人,但遠處早就有人發現這件事,一步一步走過來,若無其事地擋在我的身前。看看時間,我不過再站半小時便到站,即使內心不悅也自知沒甚麼好搶的。孩子看到我垂下的眼角,問我怎麼了。我只說,有點累了。

對方坐下來不到三分鐘,有新上車的乘客憑坐票拿回位置。看他悻悻然重新站起來,我悄悄在心底訕笑。這時孩子看我鬆下來的眉頭,問道,媽媽你不累了嗎?我想了想,摸着她的頭說,想到快下車便沒那麼累。

看着孩子好奇而認真的眼睛,我突然心虛。我不是完人,但我必先成為善良的人,才有機會讓孩子學會善良。而父母的功利,也將無可避免地烙在孩子心底。爭取權益沒錯,成就他人不傻,孩子的路將通往何方,擠擁的高鐵車廂提醒我要好好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