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氣候變化的憂慮,這幾天愈發擔心。尚未過端午節,澳門卻已感受到超過攝氏三十度的高溫。明明是五月的尾聲,按理應該只是初夏的開始,但這樣的酷熱天氣,讓人異常難熬,每當走出門口,瞬間的悶熱讓人心生焦慮:這一年夏天,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隨着氣溫的上升,冷氣成為了人們避暑的必需品,在高溫之下,人人都不得不依賴冷氣,由住宅單位、到商場餐廳、再到企業公司,每一個室內空間都是大開冷氣,室外攝氏三十多度,室內還是攝氏二十度左右,使人暑氣盡消,卻又形成了惡性循環。大量的能源消耗,不僅增加了開支,還進一步加劇了氣候變化,人們逃避炎熱的氣溫是可理解的行為,開冷氣使人感到舒暢,但無助減輕地球的負擔同時也加大溫室效應,更令人依賴冷氣,更難打破這個氣候悶熱的困境。
我常常在想,這樣的氣候變化究竟會帶來甚麼後果?對於我們的生活環境、健康,甚至是未來的世代,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讓許多國家,地區不得不面對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威脅。這大大影響了農業生產,還威脅到水資源,乃至食品安全。更嚴重的是,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將使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們責任重大,卻又力量微薄。我們可從小事做起,減少對一次性產品的依賴,選擇公共交通,減少碳排放,選擇可持續生活的方式,這些都是我們能夠採取的行動。然而,這些個人的努力無法單獨解決問題,還需要政府和企業的支持。政策的改變、可再生能源的推廣、環保技術的研發,都是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應對這一全球性的挑戰。
近日的高溫,令人流汗,也更令我焦慮,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對氣候變化的重視。我們似乎只有行動起來,才能為了我們及後代的未來,讓地球變得更美好。希望未來的夏天,能夠多一些涼爽,少一些灼熱,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生活的樂趣,而不是在酷熱中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