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有時事節目探討防控「兩熱」和蚊患,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陳彩環表示,目前本澳沒有出現社區傳播,但疾病輸入及由輸入病例再引起本地的傳播風險將持續存在,她並呼籲居民做好「防蚊三招」。
本澳至今錄得八宗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電台時事節目邀請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陳彩環、市政署環境衛生處代處長彭秀萱及衛生局疾控中心公共衛生主治醫生楊俊杰出席,共同探討防控「兩熱」和蚊患。其中,陳彩環稱,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都是通過帶病毒的伊蚊叮咬人而傳播,不會人傳人,是可防可控的傳染病。本澳正處於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的早期和關鍵階段,希望居民掌握好「防蚊三招」。她又稱,當局會針對每一個案開展詳細流行病學調查,在風險區域以蚊子大概飛行距離為中心半徑圓開展滅蚊,因此滅蚊工作需視乎個案擴大。
彭秀萱表示,今年七月起已增加滅蚊頻次,加強社區風險防控,針對私人地方或空置地段的衛生問題,若地段經評估具公共衛生風險且屬緊急情況,或未能聯繫到相關業權人,市政署會配合清理積水容器及垃圾,防止病媒孳生,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由於蚊藥需依附於器具上留置一段時間才生效,近日天雨對戶外滅蚊工作有影響,因此需選擇合適時間噴灑蚊藥,市政署已要求外判商跟進公園及戶外場所等的防蚊措施,亦會派員巡查。
楊俊杰表示,基孔肯雅熱以輕症為主,嬰幼兒及長者或會出現重症,但一般較為罕見,目前兩宗本地確診個案仍在住院治療,均為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