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班級 利瑪竇中學 高紫晴
「自我是該如珍珠藏於蚌殼,抑或似鹽粒溶於汪洋。」對於這句話的前半句,我將珍珠理解為個體,而後半句的「鹽粒溶於汪洋」這個話就好像把「自我」喻為群體。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做甚麼事都會有個體和群體,就例如做個人功課是個體,但是在做大型報告時就是群體,而在千年前就有分於個體和群體,而個體和群體就好像融入了我的生活一樣。
還記得有一次再上體育課,有人不知道做了甚麼事情害得我們全班跟著他一起受罰,要跑十二分鐘,當時的我有一個想法,就是為甚麼他一個人犯的錯卻要全班來承受?在跑完之後老師就和我們說,我們是一個班一個群體,一個人犯了錯就都要全班一起承受。
這份疑惑一直帶到了上個星期的慈青營,這個慈青營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要一群人一起才能完成,自己一個人是完成不了,就例如高空的挑戰,一定要有幾個人在下面拉住上面的人才能完成這個挑戰。低空活動同樣如是。在那裡的每一個導師也都經常對我們說︰你們是一個群體並不是個體。而直到最後的一個活動,那是一個全班都要參加的活動,在玩的那一刻,我瞬間被點醒了。
因為我自認為我自己並不是一個喜歡參加團體活動的人,我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做的報告或者三至四個人一起做的報告,但因為慈青營這個活動,令我感悟到了班級是一個群體,並不是數多個個體,令我感悟群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