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替代 喬捷
有國外的研究調查發現,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年裏有超過一半以上傾向開放式戀愛,不太願意承擔婚姻和生兒育女的責任。我把新聞發給老婆看,問她對一妻兩夫有沒有興趣,她按我作為丈夫的好用程度判斷:「多一個老公,說不定還要多照顧一個人,完全沒必要。」
我猜想新一代不願意落入結婚生子的狀態,也是有相類似的考慮。戀愛可以像餐廳消費,老闆、工作人員、客人好來好去,哪怕不歡而散,也只是沒有以後而已。都是花青春花錢,結婚生子卻像開公司,投資成本大、手尾多,各種不穩定因素,哪怕自己滿意收成,投資伙伴卻可能另有期望,很難皆大歡喜。最終能經營下去,所有人都需要比預期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更多的心血。
戀愛腦讓我們成為丈夫、妻子、父親和母親,要問現在四十有多的我,十幾廿年前心裏在想甚麼,其實我也說不清楚,但主要問題肯定無關戀愛,而更像展覽和活動策劃,主要考慮自己有沒有人腳和資源來應付、判斷自己有沒有能力和責任心來完成,確實也是有點勉為其難,只希望自己在過程中能進步、有改善、做得好。期望自己在婚姻中成長,這絕對是理想主義。
新一代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見識,看過社會上那麼多案例,觀察父母親所經歷的一切,自然深明結婚生子、甚至長期戀愛關係,經營風險有多大,面對的「競爭」有多激烈。當他們覺得接手這「傳統」行業會吃大虧,想轉型或轉行很正常。愛自己,肯定當個追求者要更新鮮刺激,肯定當個被愛者可享更多紅利,部落式的戀愛關係、吸納更多「股東」,甚至能實現優勢互補、各取所需,說不定尚有點收穫和賺頭……愛情依然是愛情,婚姻、生育有時就像電視機,這一代已找到更好的東西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