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會議修行   甘遠來

只要人類結成團體,就會有會議。不難想像在遠古的洞穴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會圍着火堆,嘰哩咕嚕地討論着生存大事。真理存在於對話當中,唯有保持不斷的對話,才能保持清醒和警惕,抵達真理。

海棠詩社的作詩吟辭是會議,隆中對臥龍玄德的對談是會議,西遊途中幾師徒吱吱喳喳商量行程也是會議,梁山泊好漢常有議事⋯⋯這些會議總的來說至少有一個成果、結果,與會者或多或少得到了甚麼,有的是獲得了智性的提升,有的是確定了權力結構,有的是制訂了未來的發展。這些對個人和集體發展有幫助的會議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在生產力爆發的現代,大多數會議成為了一種形式主義的堅持,很多時候都是無必要的,如同雞肋。這些言之無物的會議最大的成果也許就是確定了自己在社會中的結構。對自身而言,這是為了滿足工作需求而必須枯坐聆聽;對講者而言,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望,另一方面也是滿足他自己的工作要求。每個人都生活不易,多點體諒,好像也能讓世界變得稍為好一點?

我想起了讀大學時一個老教授對我說:開會是一種必須,但如何開會你可以自己決定,偷偷創作、偷偷做自己的事──也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