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對紀念抗戰活動的一點建議 李倩恩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週年,有消息說國家準備在九月份時,大辦相關的紀念活動。又傳,有關方面有邀請台灣抗戰幸存老兵參與活動的打算。平心而論,這算是一個突破吧。畢竟,那些老兵確實有資格享此殊榮。在我們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他們以血肉之軀,與侵略者對抗。他們的血汗,他們的犧牲與付出,國家和後輩,都不應該忘記。

然而,除了那些在海峽彼岸的抗戰老兵,還有一個群體,同樣不能缺席,不能忘懷,那就是海外的華人華僑。當年,除了部分華人華僑回國參戰之外,更多的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廣大華人華僑通過捐資捐物,支持中國抗戰。用毀家紓難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一九三八年,舊金山華人華僑發起「一碗飯運動」,在美國民眾和華人華僑中募集捐款,購買醫藥和醫療設備,支援中國抗戰。之後,各種方式的募捐在美洲展開。紐約與加州許多生活在最底層的華裔洗衣工和製衣廠女工,紛紛捐出自己僅有的積蓄或全月工資。一九三九年,國民政府全國抗戰軍費為十八億元,而華人華僑捐款就達到十三億元。

在中國海岸全部被日軍封鎖後,從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二年,三千多名來自南洋群島的南僑(南洋華人華僑)機工(包括駕駛人員和機修人員),駕駛一千多輛由南洋僑胞捐贈的卡車,日夜奔忙在一千多公里長的滇緬公路上,搶運抗戰物資。他們離開南洋之際,或者父母送兒上戰場,或者妻子送郎打東洋,還有女扮男裝回國參戰的。平均每一公里的滇緬公路,就有一名南洋機工犧牲。

當然,當年華人華僑所做的遠不止這些。每每國難當頭,海外華人華僑與中國同呼吸共命運,更為中國的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值此抗戰勝利八十週年大典,我們不能忘記,也不應該忘記他們。在我們的慶典隊伍裏,應該有他們的形象出現。一個碗,一碗飯,一個洗衣盆,一輛卡車,或者一個輪胎、一個方向盤,等等。當這些形象出現的時候,肯定會有人淚流滿面!這就夠了!◇